夏天本该是冰西瓜、空调房的主场,没想到今年还有个不速之客——基孔肯雅热。广东4824例病例的数据让人看得心头一紧,广州、阳江、湛江等地都已中招。这下可好,不仅广东人要提防,就连湖南疾控也急得跳出来提醒:咱们这儿也有风险!疫情外溢,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赤裸裸的现实。
说起基孔肯雅热,不少人第一反应是:“这又是哪门子的‘洋病’?”其实它和我们熟悉的登革热是一家亲,都归蚊子管辖。别小瞧了那只花斑纹的小蚊子,人家可是传染界的“带货王”。病毒在它体内住上几天,再叮你一口,高烧、关节痛、皮疹……各种症状齐上阵,有些患者甚至疼到连门把手都拧不开。这种“弯腰驼背”的痛苦,还真不是一般感冒能比。
最让人头疼的是,目前对付基孔肯雅热没有特效药,也没有疫苗。医生能做的就是帮你缓解症状,让身体自己扛过去。所以啊,“防”字当头才是真理。不信?看看周围邻居家的积水花盆、水桶,是不是已经变成了蚊子的育婴室?谁说家里干净就万事大吉,只要有点积水,那些伊蚊就会悄悄潜伏下来,把你的清闲日子搅个底朝天。
有人可能觉得,这种病离自己很远。可现实往往啪啪打脸。今年暑假不少家庭选择南方旅游,殊不知高温加暴雨正是伊蚊最活跃的时候。如果出行前不查查健康通告、不备好驱虫剂,一趟旅行回来发烧流鼻涕,可别怪老天爷没提醒你!
再说个人防护,其实并不复杂。一条原则:无水则无蚊!翻盆倒罐清积水,每周巡查一次;纱窗纱门全副武装,睡觉记得用上老祖宗留下来的神器——蚊帐;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,即便看起来像个包裹严实的大粽子,总比被咬强吧?驱避剂按说明书用,用多了浪费,用少了白搭。有条件的话,把婴儿车配上专属小帐篷,小朋友也能安然入睡。
社区层面更不能掉以轻心。不妨发动楼道里的叔叔阿姨一起行动,每月组织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,把那些废弃轮胎、小瓶盖统统清理掉。“一个人的战斗容易败,一个小区联手才叫稳。”这话一点都不过分,因为只要一个患者感染,一群伊蚊就跟着沾光,到时候想收拾残局可就晚啦!
对于政府和疾控部门来说,加强宣传科普也是重中之重。不只是贴张海报那么简单,更应该走进学校、小区乃至工厂车间,让大家明白:预防胜于治疗,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守门员。同时,应加强对重点地区人员流动监测,对疑似病例早发现早隔离,为群众织密安全网。
当然,我们每个人都难免抱怨:“这么多事儿,我哪顾得过来?”但换句话说,如果因为偷懒而让自己或家人成为下一个受害者,到底值不值得呢?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面对身边越来越多的新型传染病,你还愿意继续做那个侥幸心理爆棚的人吗?还是愿意从现在开始,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尽一份力?对此你怎么看?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