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高考揭榜,会泽县东陆高级中学喜报频传,全校7名考生荣登全省前50名屏蔽榜。其中,最强物理类(1)班就考出4名屏蔽生,全班38名学生平均分达640分,人人都能考入重点大学;全市历史类最高分出自该校(19)班。全校600分以上的考生达202人;特控上线975人,上线率达60.6%;本科上线1395人,上线率达86.6%。据统计,东陆高中建校8年来,考入清华、北大的学生共29名,考入985、211重点院校1565人,为全县培养出近万名本科以上的学生。
以师立校 科研兴校
探索东陆高中成功的秘诀,校长邓良俊一语道破天机:“以师立校,科研兴校。”
要给学生一碗水,老师要有长流水。邓良俊介绍,狠下一条心,集中精力抓实教师队伍的培养,是东陆高中的制胜法宝。学校创新推行“三维赋能”教师培养体系,建立“青蓝工程—骨干计划—名师工作室”递进式培养机制,制定《青年教师成长手册》,开发50余项校本培训课程。开设“东陆教研论坛”“青蓝工程”等特色平台,形成“传帮带”生态圈。
同时,东陆高中双线并举,推行研训提升和考核激励相结合的“名师培养工程”;赛场选马和任贤选能的“中层培养工程”;风清气正和师爱为魂的“清廉队伍工程”。学校连续7年举办“教学基本功擂台赛”,开展“跨学科融合教学”专项研修,培养出一大批业务精、敢担当、信心足的省市教育教学骨干、业务能手,携手托起东陆高中教育的“大厦”。
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。东陆高中党委书记吕选波介绍,学校秉承“三新”(新课标、新教材、新高考)理念,强化校本研修,通过优化教研、转变课堂观念、开发校本教材等多种方式,为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。
学校构建了校级领导、教研室、年级组、 教研组、教师五级教研网络,推行个人与教研组捆绑考核的集体考评机制。各年级的九个教研组每月定期接受督学办、督导室、教研室、年级组的综合评分考核,评选出优秀教研组。学校以评促研,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。
学校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,合力编制各学科、各学段教学教研发展校本教材,如语文学科的《人民日报时评文选登》、物理学科的《物理易错题、基础题汇编》等,校本教材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,提高了教学效率。
在“三新”理念指引下,学校大力开展多层面的课堂教学培训,包括新教材培训、新课程理念培训、复习备考策略培训、阅读课培训、导学案培训、大单元教学培训以及培优辅差培训等。这些培训帮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,还提升了教学技能,为构建全面育人、学科创新的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实体管理 挂钩负责
实体化管理、挂钩制负责,是学校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行动。邓良俊介绍,东陆高中各年级推行实体化管理,按照年级主任负责制目标管理,学校赋予各年级管理团队充分的教育教学权限,无论是从教学改革还是成效评估,都体现出民主决策、科学灵活的教育教学形式,由“要我教、要我学”变成“我要教、我要学”,教师为荣誉而战,学生为前途而拼,师生精气神焕然一新。
实体化管理模式的推手是挂钩负责制。学校校级领导带头挂钩到年级学科和班级,由过去的管理者变成服务者。挂钩领导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掌握教育教学情况,帮助广大师生解决实际困难,科学、高效推进教育教学工作,确保教育教学目标一一落实到位。
校长邓良俊以身作则,挂钩到两个班,他每周都要深入课堂听课、评课,与学生座谈、交心,鼓励学生为青春而战。当他得知物理类(1)班学生熊杰涵临近高考睡眠质量较差时,他找来宿管负责人,要求为该生调整宿舍,确保孩子有安静的休息环境。当他得知某教师与妻子两地分居,孩子无人照顾时,他多次到相关部门找领导协商,帮助这位老师把妻子调回县城,解决了老师的后顾之忧。
学校党委书记吕选波带头挂钩到历史类19班,亲自担任班主任,教数学。为了管理好班级,他每天几乎6:30到校,深夜12点到家,孩子平时很难见到他,妻子说他是家里的“稀客”。吕选波是出了名的“伴读”班主任,学校在每个班教室最后安放了一张课桌,早自习和晚自习不管有没有自己的课,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轮流陪伴着学生。他的学生反映:“有老师长年累月的陪伴,我们的心里既踏实又温暖。”
因材施教 自我超越
新高考是知识积累,也是自身突破,更是自我超越。东陆高中最强物理类(1)语文教师余香介绍,班级高考成功经验用“苦干、实干、巧干”六个字总结。
首先是苦干,教师不苦,学生就更苦。新高考对教和学提出了新要求,题海战术成为历史。面对浩瀚如烟的资料和试题,学生永远也做不完,只有老师先跳进题海里,精选适合学生的内容,才能让学生事半功倍学习。其次是实干,从挂钩校长到科任教师再到学生,大家为理想而战、为荣誉而战,师生凝聚成一条心、铆足成一股劲,持之以恒争分夺秒冲刺高考。再次是巧干,针对新高考有的放矢,学生每天坚持练习200字的硬笔书法,提高卷面清晰整洁度,课外阅读教师精选《红楼梦》《乡土中国》《二十四史》等书籍,增加知识面,每天阅读《人民日报》时评,开拓学生视野,为高考作文积累素材。
物理类(1)班熊杰涵是今年全县最高分,全省前50名屏蔽生。在她眼里,东陆高中是自己梦想放飞的地方,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将会温暖和伴随着自己一生。谈到学习心得她说:“我每天铃响后比其他同学多学5分钟时间,这5分钟快速梳理课堂学习内容,实现知识贯通、衔接。”她已填报了清华大学志愿,将来致力于航天研究。
物理类(2)班张堃也是全省前50名屏蔽生,他是脱贫户家里走出来的高材生。他每天坚持清单化学习,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。由于家里姐弟三人都在上学,父母靠微薄的打工收入供给他们念书,因此张堃很节约,每天只舍得吃三餐,花20元钱,从来没有钱吃夜宵。他说,下晚自习后经常感到饥饿难耐,就默默背诵古诗词或英语单词,饥饿感也就消失了。他已选择了清华大学,立志从事电子与信息、生命科学等领域研究工作。
历史类(19)班单蕾是全市最高分,670分。她坚持每周写1篇高考作文,语文老师坚持给他面批面改。同时,他扩大语文、英语阅读量,练习解题思维,积累经典佳句、热频字、词,考试时信手拈来,胸有成竹。数学上她重视错题改正,错题本上标有答题过程和错因分析两部分,尽量做到一次改正今后不犯。她已填报了北大志愿,立志于北大法学专业就读。她的梦想是今后成长为一名著名律师,服务更多法律诉求者。
校长邓良俊介绍,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备考工作的重要一环。为了全力锻造特优生,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,明确了特优生培养的短期和长期目标,并为每位特优生定制了个性化学习计划。通过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与研究项目、学科竞赛、创新大赛等活动,为特优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平台。同时学校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,建立情感支持系统,为特优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这种精细化的培养措施,不仅使特优生在备考中不断进步和成长,更使学校的高考成绩实现了新的突破。
会泽县教体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唐文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今年是近五年来会泽县高考成绩最出彩的一年,全县9048名考生全部上线,全省前50名屏蔽学生9人,600分以上594人,特控上线3760人,特控率达41.56%,本科上线7045人,本科率达77.86%。自2012年以来,全县190名学生考入清华、北大学习,2.8万余名学生考入全国一本大学,7.2万余名学生被全国本科院校录取,会泽县走出了一条科教兴县的特色化办学路子。省委王宁书记2022年、2023年两次表扬会泽教育工作,批示“要大力推广会泽县重视教育、投入教育的做法和经验。”
全媒体记者:张小燕
通讯员:幸金正
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